类器官是患者或健康人组织中的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形成的组织器官模拟物,肿瘤类器官是在体外将患者肿瘤细胞培养而成的微型自组织三维结构,保留了原代肿瘤的复杂性和异质性,接近体内肿瘤的真实情况,又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的优势。患者来源类器官作为一种新兴的肿瘤模型,它在复现患者肿瘤个体特征的同时大大缩短培养周期,因此已成为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平台。肿瘤类器官的培养以及分析对理解或干预体内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具有显著的价值。
自2009年关于人肠道类器官的首次构建至今,类器官技术得到飞速的发展。直至今日,类器官肿瘤模型已然成为临床科研领域的热点研究工作之一,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分析有望让癌症治疗从 “预测”走上了“实证”。 在癌症研究中,类器官主要应用在新药物研发、肿瘤机制研究以及各种先进技术的研究中。患者精准诊疗方面,类器官常用于肺癌的分子诊断、药敏测试以及预后预测等方面。相比于传统的药物模型高失败率和较差的治疗效果,患者来源类器官上的药物测试更能直观反应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通过测试类器官生物库中不同个体对潜在抗肿瘤药物的反应,新药研发人员能对抗肿瘤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有更深入的了解。